在微生物生理学上,关于发酵的定义是“有机物被生物体氧化降解成氧化产物,并释放能量的过程,称为生物氧化”,但是茶叶的发酵是怎么样的呢?你知道茶叶是怎么发酵的吗?这是很多茶友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,对此,顺茶网特别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关于茶叶发酵具体怎么做的内容,一起来围观一下吧。


茶叶发酵原理

在茶叶中,同一片绿叶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被加工成绿茶、红茶等茶类,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,是茶叶的细胞壁破损后,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氧化过程。

在茶叶的细胞里,儿茶素类存在于细胞液中,而氧化酶主要则存在于细胞壁中,而非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,所以需要使细胞壁破损,这也自然解释了发酵茶需要揉捻的原因。

根据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,也就区分了全发酵、半发酵、轻发酵。在红茶中,多酚类氧化程度很高,则称之全发酵;乌龙茶中多酚类的氧化程度约一半左右,则被称为半发酵。

例如在红茶加工中,发酵目的是使叶子中所含儿茶素氧化。叶色由绿色转变成铜红色,生成红茶特有的颜色。

茶叶液胞膜受损伤后,液泡内的多酚类、氨基酸等物质,逐步被氧化,同时由于儿茶素氧化,使叶子中一部分物质进行化学作用,生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。

具体来说,发酵是将做青完成后的茶叶摊平放在空调室内,让茶叶处于静止状态进行发酵,时间主要取决于做青过程茶叶的行水状况。当然,茶叶的发酵方法有多种多样,并非完全相同。

以红茶为例,发酵的具体操作方法是:鲜叶经揉捻后,起一个堆子,一般要盖块湿布,以天气定要不要人工加温,发酵过程中要翻动,以使发酵均匀,行内称“扒皮”,即将外面的茶翻到里面去,里面的茶翻到外面来,几个小时后发酵过程就好了,具体时间要看做青。

以上是中国茶叶常说的发酵基本含义,发酵对茶青会造成下列的影响:


1、颜色改变

 

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,发酵后就会往红色变,发酵愈多颜色变得愈红。叶子本身与泡出的茶汤颜色都是一样。所以只要看泡出茶汤的颜色是偏绿还是偏红,就可以知道该茶发酵的程度。


2、香气改变

 

未经发酵的茶,是属菜香型,让其轻轻发酵,如20%左右,就会变成花香型,让其再重一点的发酵,如30%左右,就会变成坚果香型,让其再重一点的发酵,如60%左右,会变成成熟果香型,若其全部发酵,则变成糖香型。


3、滋味改变

 

发酵愈少的茶愈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,发酵愈多,虽自然植物的风味,发酵愈多,离自然植物的风味愈远。

当茶叶到了所需要的发酵程度后,接下来怎么办呢?那就是杀青,让发酵程度固定在某个范围。

除了上述的那种纯氧化作用的发酵外,还有一类茶是不氧化,待杀青后、揉捻,然后堆放(即所谓的渥堆),这时由于茶青还是湿的,就会发热,且引起微生物的生长,为茶青造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发酵。

汤色变得深红,滋味变得厚重醇和,干燥后就是市面上所通称的“普洱茶”。为有别于上述那种杀青前的发酵,这种杀青后的发酵就被称为“后发酵”。

茶叶的发酵程度并不是绝对的,会存在小幅度的误差。依据发酵程度,大约为绿茶低于5%,绿茶黄汤有部份发酵,属于不发酵茶;白茶5%~10%,黄茶10%~20%,均属微发酵茶;青茶15%~70%,属于半发酵茶;红茶70%~90%,属于全发酵茶;黑茶属于后发酵茶,发酵程度随时间变化。